思政动态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思政动态 > 正文
鲁东大学着力讲好“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”
日期:2025-10-27 阅读:
打印

近日,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,为全校学生讲授“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”,多措并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与国防意识。

研读指导方案,确定教学重难点。任课教师认真研读《大学学段的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指导方案》,系统掌握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,并根据不同思政课的内容,形成更加完善的备课和教学思路,有机融入相关章节,制作课件,通过丰富的案例与视频系统讲解。

追溯近代历史,廓清思想认知。李伟教授从海军的百年发展历程切入,向同学们讲述了“国防强则国家强,民族聚则国防固”的深刻思想;孙巧丽副教授以巧妙的教学设计,从张伯苓的“爱国三问”切入,分析了爱国之理,引导学生践行爱国主义;于子强博士着重分析了爱国主义的三重逻辑;郑海洋博士结合三线建设的相关史实,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,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。

搜集红色故事,考察红色遗址。王胡伟博士让每位同学搜集家乡红色故事,实地考察红色遗址,并将学习心得撰写成实践报告。王华东副教授结合甲午战争过程及胶东相关历史遗迹,阐述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。于宁副教授结合烟台海防历史及海防遗迹,鼓励同学们献身国防事业这不仅是个人报效国家的崇高选择,更是落实“强军有我”时代号召的生动体现。

加强法治宣传,探索三维教学。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教研室教师围绕方案中“普法宣传”与大学阶段“理论性学习”目标,设计“国防法治三维教学法”。通过案例拆解讲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》中的公民国防义务条款,结合高校学生泄露涉密科研信息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;组织国防法治辩论会,强化法律认知;制作国防法治宣传手册,形成“课堂+校园”的普法合力。

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更加自觉将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融入自身的成长历程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